网站公告:热烈庆祝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网站正式开通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人事人才 > 品种保护品种保护
水稻远缘杂交新方法
作者: 发布于:2022/7/13 11:17:40 点击量:
放大  缩小  默认
 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首创水稻远缘杂交新方法-复态导入法“又名复态授粉法”,丰富了远缘杂交育种理论。
  “复态导入法”理论-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朴亨茂先生研究玉米稻时受到启发,经过多年研究,自创了属间远缘杂交新方法“复态导入法”又名“复态授粉法”,并进行理论实践。 
  1976年朴亨茂先生采用此方法,以水稻“松前”为受体、以异属植物“菰”为供体,进行远缘杂交,并成功创造出丰富的菰稻资源1800余份。利用这些菰稻资源,先后选育出新品种通31、通35、通育211、通育124、通育308、通育221等15个,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。 
  其中通35品种在90年代除我省广泛种植以外,辽宁、黑龙江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省均引种试验示范。该品种种植面积超过我省水田面积的60%。改变了日本品种在我省一统天下的局面,实现了第一次吉林省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。通35至今仍然是吉林省中晚熟品种区试的对照品种。 
  90年代末以来,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初秀成研究员,将“复态导入法”又进一步拓展,采用此方法,进行了水稻与不同科、不同属之间的植物远缘杂交的实践。1998年以水稻通育313为受体、以异属植物“马唐”为供体进行远缘杂交,创造出了50多份转马唐资源;1999年以水稻通育211为受体、以柳叶菜科植物“月见草”为供体进行远缘杂交,创造出了100多份转月见草资源;2014年开始以水稻“吉粳88”为受体、以豆科药用植物“黄芪”为供体进行远缘杂交,与延边大学合作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,创造出了90多份转黄芪资源,并出现突破性功能稻资源。利用这些资源育成水稻品种通育335、通育239、通育245、通育269等28个。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。 
  通育239、通育245曾先后被吉林省评为第五届、第六届优质米品种。 
  通育269品种2019年获全国优良食味稻金奖,并发现新的抗稻瘟病基因,兼具好吃、优质、抗病、高产等优点于一身,真正解决了优质米品种好吃、但不抗病不高产的难题,在吉林省水稻育种及国家北方粳稻育种上尚属首例,对我省水稻育种及生产应用贡献巨大,应用前景广阔。 
  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。
分享到: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版权所有: 地址: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 电话:0435-4715158 传真:0435-4715158 邮编:135007 吉ICP备140014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