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增强科研氛围,转变科研观念,推动科研学术合作与交流,促进学科发展与创新,共享前沿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,探求行业发展机会,为我院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增养提升,实现富民强院。我院于2024年6月19日-9月2日连续举办了11场“创新突破,富民强院”交流汇报会。玉米所、水稻所、大豆所、植保所的11位课题主持人围绕课题近三年累计成果及业绩、项目争取与科企合作、院内合作交流、课题创新发展计划以及对院方合理化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汇报,院领导、各课题主持人和中层干部对各位专家的汇报内容进行现场评分,全院职工全部参加,技术交流的同时,也是对全体人员的敬岗爱院的学习和提升。
此次汇报活动是对各课题研究方向、科研成果、存在问题的一次大摸底。各课题在基础研究、成果产出、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在发展方向、成果转化、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,现汇报如下:
一、近三年成果业绩
(一)品种选育成绩斐然
审定玉米新品种7个,水稻新品种25个,大豆新品种6个。
(二)科技创新成果丰硕
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,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2项,全国农林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,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,通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,通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。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;发表论文29篇,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2篇。
(三)项目申报持续增加
申请国家级项目14项,省级项目29项,市级项目9项,共计经费926万元。
(四)科企合作突飞猛进
与5家企业建立合作项目5个,合作经费641万元;转让作物新品种6个,转让费210万元。
(五)平台建设重大突破
为加强玉米遗传育种经验和优质种质资源的交流利用,为打破区域限制,提升资源利用机会,我院副院长姜立雁同志带领多位玉米研究骨干创建、参与玉米育种交流平台 “南北学院”。2024年在此基础上,组建“南北众成”资源组配平台,下一步计划构建“南北市场”品种转化平台,最终实现“南北学院”的技术交流落地于“南北众成”的资源对接以及“南北市场”的品种转化,构成三位一体的“南北生态”。
在积极打造“南北生态”同时,通化农科院计划构建 “华兰联盟”,立足于兰卡资源,加强省内外合作,创建自己的核心种质,把传统的育种上升到一类资源创新提升的高度,实现一省一品的种质资源提升。
二、存在问题
一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农科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。从全院角度分析,一是资源分散,课题组各自为战,协同创新集聚效应不够凸显,难以育成大品种、培育大成果。
二是重大项目申报难以突破,科研经费短缺,部分课题试验难以为继。
三是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,与企业产学研融合深度不够,科技成果转化率低。
四是科研基础设施较差、科研人员待遇不高,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度增加,科研人员紧缺且断层现象严重。
五是单项人才多,复合型人才少,适应能力不强,严重制约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。 六是激励奖惩措施没有得到落实,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,不利于科研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。
从课题角度来看,各课题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。
一是课题组之间沟通合作较少,大量工作重复开展,既浪费了单位资源,又影响了工作效率。
二是对外合作意识不强,“关门过日子”,极少深入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,不能借助外力发展自己。
三是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,目标不明确,工作多而杂,不能集中力量干大事。
四是缺乏科研思维,只注重完成任务,出成果只是想评奖、晋职称,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、越来越小;只注重品种选育,忽视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,导致科研后劲不足;只注重经验育种,忽视了对新知识、新技术的学习,难以迈向精准育种。
五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,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,育成的品种在市场上没有明显的优势,严重浪费了科研资源。
六是忽视团队建设,团队没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,导致内部沟通不畅,猜疑心理加重,凝聚力不足,创新能力受限。
七是课题主持人“家长式作风”严重,听不得不同意见,阻碍了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发挥,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。
八是由于岗位聘用各级层固化,年龄大的科研人员占着岗位,人浮于事,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,年轻科研人员因无法聘任到相应技术岗位,工作积极性不高,进取精神不足,躺平现象严重。
以上问题严重影响和阻碍农科院的整体发展,必须尽快给予解决和改善。
三、未来发展
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,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把握新时代科研工作的新机遇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,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;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;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区域性科研创新单位而不懈努力。
(一)确立发展目标,落实改革措施
强化一类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,提升公益服务效能,同时大力推动成果转化,做到公益服务和经济效益“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尝试推行企业化管理,建立比较健全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、财务管理和奖罚等制度,开辟新的生财、用财之道,以“企业理念”管理“事业”,以“企业管理”发展“事业”。继续推行“科研行政一体化”制度,选用优秀科研人员担任行政职务,加强后备干部储备;让行政人员全部进入科研一线,平等享受科研成果红利。
(二)围绕工作中心,强化科技支撑
服务科研中心工作,继续加强开展项目资金争取和科研攻关。围绕省、市主导优势产业技术需求,针对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等研究领域开展重大项目的谋划与实施。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加强院内课题组间的合作,确保形成工作合力,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。在各专业推行“首席专家”制度,举全院之力整合优势学科和专家资源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科研队伍,建设超级研究课题,以提高科研效率,加速成果产出。
(三)培育科技成果,推动成果转化
明确研究方向,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推进重点项目攻关,多出成果、快出成果、出好成果。在育种方面,加快核心种质资源库建设,推进单倍体、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的应用,加速易机收、耐高密玉米新品种,优良食味、耐盐碱、功能性水稻新品种,高蛋白、高油、功能性大豆新品种培育;在栽培和植保方面,着力开展水稻直播技术、黑土障碍消减与地力培育技术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,同时整合现有新品种、新技术,集成、创新综合技术模式,大力推进科研成果的示范与推广。继续加强院企合作力度、深度和广度,持续推动玉米、水稻、大豆等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,既要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还要进一步打造品种与市场连接的快车道,力求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(四)加强平台建设,提高创新能力
继续依托国家玉米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两个综合试验站、“南北学院”等平台,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,利用合作单位的人才队伍、科研平台、成果转化渠道等资源,提高我院的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。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汇报、田间大比武、优势组合多点鉴定、预备项目等系列活动,加强各课题组间的了解、交流与合作,建立院内科研合作平台,提高工作效率、提升工作质量,实现互利共赢。通过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各项试验,增强对外合作交流,构筑全方位合作平台,选派技术骨干外出研修学习,提高研究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。
(五)推行激励政策,凝聚创业活力
推行干部任用、职称聘用“能上能下”“能进能出”新举措,破解事业单位岗位“一聘定终身”“能上不能下”等简单化、走过场的任用方式,同时明确绩效、奖励等制度,激励工作人员主动担当作为,凝聚干事创业活力。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、实现成果转化的人员进行奖励,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新性。
评论加载中...
|